2022年度的发掘工作集中在皇城台上,共发现墓葬20座,其中5座石棺墓、3座小型竖穴土坑墓、12座大型竖穴土坑墓。考古人员根据石棺墓、小型竖穴土坑墓分布散、无规律且有打破大型竖穴土坑墓的现象,认定皇城台高等级墓地所埋葬的是大型竖穴土坑墓,墓中有殉狗或殉人。目前已经确认了墓地的东界、西界,南界、北界还需要进一步发掘。
皇城台墓地大型竖穴土坑墓的形制、出土器物与韩家圪旦地点、神圪垯梁遗址、寨山遗址的墓葬基本一致。考古人员推断皇城台高等级墓地年代不早于石峁文化中期,绝对年代在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800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邵晶介绍,皇城台墓地为目前石峁城址和石峁文化发现的最高等级墓地,与“大台基”共同构建起皇城台上“前宫殿-后墓地”的基本格局,为“三代”时期宫区和高等级墓地的规划布局奠定了重要基础;墓葬明显的等级差异及殉葬现象体现了石峁文化中晚期阶级分化与社会复杂化现象,是石峁已进入早期国家形态的重要实证,是近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作的重要收获。(总台记者 雷恺 杨雨桐 赵亮)
民政部:优先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安排接诊和病床****** 光明网讯(记者 丁玉冰)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表示,“保健康、防重症”是“乙类乙管”阶段整个疫情防控的重心,对于养老机构也是如此。 据介绍,现在全国有4万多个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220多万人,这些老年人多数是高龄、失能和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一旦养老机构发生感染就容易形成聚集性感染,且老年人感染后,重症风险比较高。 李邦华介绍说,按照“乙类乙管”阶段“保健康、防重症”的总体部署,结合养老机构的特点,坚持“关口前移”,民政部会同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为预防和减少老年人重症的发生,作出以下工作部署和安排: 一是指导养老机构每天做好至少两次的健康监测和每周两次的核酸或抗原检测,如果养老机构自行联系核酸检测机构有困难,地方联防联控机制要给予协调,做到老年人的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症状能够“早发现”,以及养老机构阳性人员的“早发现”。 二是落实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类分级的健康服务,为老年人配备必要的血氧仪和吸氧设备,做到养老机构内的黄色、红色标识重点老年人给予重点关注和老年人重症前期的“早识别”。 三是发挥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和定点协议的医疗机构的作用,储备相应的药物,通过远程或者上门巡诊诊疗服务,做到感染老年人诊疗的“早干预”。 四是健全养老机构感染者的转运机制和就医绿色通道,提高转诊效率,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时候,养老机构如果提前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床位比较紧张时,要求民政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协作,统筹辖区内的其他医疗资源,优先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安排接诊和病床,做到“早转诊”。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